近日,廣東省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廣東省應急管理廳決定在全省化工園區實行派駐安全生產專家制度,有關化工園區所在地市根據轄區內化工園區及企業安全生產現狀,派駐安全生產專家,旨在進一步指導化工園區加強安全整治提升工作,切實提高安全風險防范能力。這是繼在全省鋼鐵企業實行派駐安全生產特派員制度之后,廣東強化安全生產的又一創新舉措。
安全生產專家由化工園區所在市、縣(市、區)應急管理局或化工園區行政管理機構從本地專家隊伍(或專家庫)、省應急管理專家委員會或者第三方服務機構等渠道聘用派駐,要求具有強烈的責任感,思想作風過硬,職業品行良好,具備化工行業領域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者注冊安全工程師等職業資格,熟悉我省化工園區安全整治工作要求、化工專業知識和相應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安全生產實踐經驗豐富。
每個化工園區原則上派駐不少于1名安全生產專家,派駐時間自2022年7月1日起,試行期1年。在派駐期限內,安全生產專家因健康狀況等原因無法勝任工作或者無正當理由不履行職責或者受到刑事處罰的,予以解聘,在派駐期間要嚴格遵守地方政府相關保密規定和有關企業商業秘密要求,指導檢查不得影響化工園區及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各安全生產專家要當好地方政府的助手和安全監督員,理直氣壯認真履責,抓好化工園區安全整治,合力推動化工園區防范化解安全風險,促進企業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具體來說,要履行好八大職責:
1、指導園區實施“一園一策”安全整治提升工作;
2、檢查園區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執行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封閉化管理、平臺監控值守及應急救援能力建設等情況;
3、檢查園區企業是否存在化工和危險化學品“重大事故隱患20條”及執行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標準等其他情況;
4、檢查園區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一線三排”、“四令三制”、動火作業“三個一律”、有限空間“七個不準”、標識化管理“五項措施”的情況;
5、對指導和檢查中發現整治不力,存在安全風險及事故隱患,應及時向屬地應急管理部門報告并提出整改意見建議;
6、宣傳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國家標準與行業標準以及政策;
7、每月月底前向屬地應急管理部門報告化工園區整治提升及指導檢查企業工作情況和意見建議,每季度、全年結束前向屬地應急管理部門報告階段、總體整治提升情況及意見建議;
8、完成應急管理部門交辦的其他任務。
各園區及企業對安全生產專家的指導服務檢查要積極配合,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認真聽取專家意見建議,強化隱患排查整治,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風險。
化工園區派駐安全生產專家工作是推動化工園區管理機制創新的重要舉措,各地要結合實際組織分類派駐。其中,10家化工(危險化學品)企業以上的園區,安全生產專家應當駐園駐崗開展指導園區整治提升和檢查企業安全生產工作。10家化工(危險化學品)企業以下(不含10家)且未涉及“兩重點一重大”的園區,安全生產專家可不駐園駐崗,但每月必須開展一次園區專家會診指導服務和全覆蓋檢查園區化工(危險化學品)企業。
為了保障安全生產專家能夠切實履行好職責,各專家聘用單位除了要依法保障安全生產專家履行職責所需經費,落實專家常駐的辦公場地、工作條件,根據工作需要為安全生產專家配備必要的防護裝備、技術裝備,依法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還要按照“誰使用、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指定內設機構負責安全生產專家的指導、培訓、考核等日常工作,每季度組織對專家進行履職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對專家進行動態調整。
此外,在派駐安全生產專家前,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將組織對所有專家開展化工園區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專題培訓,而在派駐期間,每季度還將至少安排1次視頻調度及專題業務培訓,一方面聽取安全生產專家匯報研判分析化工園區及企業安全形勢和存在風險,提出整治管控的建議措施,另一方面組織安全生產專家及時全面掌握國家和地方化工園區及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的有關政策法規及重點工作安排,確保精準把脈、對癥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