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十年的互聯網經濟發展,中國新零售消費市場創造了碎片化的消費場景,特別是電子商務的時效性帶來更加高頻的訂單和更小規模的訂單,倒逼傳統分銷配送模式不斷變革升級,如何靠近終端客戶、降低配送成本、縮短交付時間成為核心議題,“人、貨、場”之間的商業邏輯被重新演繹。
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蓬勃發展,新零售業態洗盡鉛華,積極回歸零售的本質:創造極致的消費者體驗。為滿足這一要求,只有突破時間、空間限制,于線上(虛擬)創造場景,于線下(實體)提供極致服務,才能完成目標。而線下體驗的核心在于物品的運送時效、質量,因此,物流服務成為新零售業態下商家吸引流量、維持客戶的重要手段。可以說,沒有新物流,就沒有新零售。
品牌企業努力重塑供應鏈,滿足新零售新需求
消費市場發生的商流變化正在倒逼品牌企業重塑供應鏈,不斷提高其質量、效率與網絡能力以應對行業新需求。消費端帶來的配送模式變革將層層傳導到整個供應鏈,物流的角色、網絡、協同模式將衍生出各種新變化。
與此同時,產業互聯網以數字化技術打通端到端信息通路,連接產業鏈上下游,促進生產效率、資源配置能力和交易效率的提升。這種協同的場景為品牌企業構建供應鏈網絡、提升供應鏈水平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物流作為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迎來了互聯網化的風口。
全球產業鏈競爭驅動物流產業變革與轉型升級加速
二十一世紀以來,互聯網的出現加速推動了制造業的不斷升級,由此也帶動世界貿易格局發生著根本性的轉變,主流貿易類型已經從上世紀的成品貿易轉變為零部件、原材料等中間品的貿易,交易頻次和周期愈加復雜。隨著全球產業鏈上下游協作程度的加深,一個產品可由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成百上千個生產企業聯合完成。供應鏈的發展正推動著世界由單極走向多極,步入全球供應鏈的合作與競爭時代。
作為全球產業鏈的重要參與者,中國正在加快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力求在價值鏈中攀升至主導地位,實現從“微笑曲線”中部低利潤環節向兩端高附加值環節的躍升。各行業企業及其上下游合作伙伴需形成核心技術與供應鏈等配套能力的優勢,以增強在國際產業鏈中的競爭力,其中,供應鏈競爭力特別是物流的協同連接、連接能力連接將成為新一代物流企業發展的關鍵要素。
原文鏈接:www.xcyey.com